自机枪问世以来,游牧民族就变得能歌善舞了,这当然是对的,但是一切都有例外,游牧民族之王蒙古人就有点不信邪,火枪乃至机枪被发明后,蒙古骑兵在巴黎,莫斯科,柏林等地仍有征战影子。
蒙古人和俄罗斯人渊源颇深,很多沙俄贵族身上都有蒙古血统,金帐汗国的后裔在沙俄的权力舞台上也有精彩演出(一定是皈依东正教、对沙俄上流社会及其影响较大的蒙古贵族),沙皇还自诩为蒙古部落保护者,麾下拥有相当数量的游牧骑兵。沙俄游牧骑兵以巴什基尔,卡尔梅克哥萨克骑兵最为着名。这两人与蒙古人渊源颇深,沙俄利用哥萨克军区制度使其服役于本军,东方扩张战争使其身先士卒。1812年拿破仑杀进俄国后,沙俄政权危在旦夕,调集58万8746人参加俄军与拿破仑作战。除正规军外,沙俄还调集了22311名东方游牧骑兵,巴什基尔和卡尔梅克也在其中。
展开剩余68%巴什基尔人与卡尔梅克人的第一巴什基尔团迅速杀入波兰,并在那里见到了他们的老对手波兰枪骑兵。蒙古骑兵在战术上与当年成吉思汗时期相似,所不同者在于波兰方面已被大批火器部队压得喘不过气来,而蒙古骑兵在骑射冲击方面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,这就要求沙俄正规骑兵在后续作战中必须持续冲锋。法军骑兵还具有一种穿越回时期的感觉,但是实践证明蒙古骑兵骑射战时仍然是遭遇相当大的威胁,许多法军骑兵成为其受害者。经过长期征战,巴什基尔人、卡尔梅克人还学会了用火器打仗,并追随沙俄主力杀向巴黎,成就了阿提拉与成吉思汗的未竟业,轰动巴黎人。
时过境迁,游牧民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,蒙古人好战的一面在苏德战场上被施展得淋漓尽致。莫斯科保卫战期间,蒙古骑兵和波兰骑兵同样向德军坦克部队突进。1941年11月17日十点,两个蒙古骑兵团和三辆T-34坦克配合,冲向克林镇的第56摩托化军德军。蒙古骑兵以侦察队开头,接着是四五十名骑兵组成的前哨部队,随后上千名蒙古骑兵举着马刀,排成了一个个战斗序列,进行了集团冲锋。德军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机枪和重炮军队,德军子弹和炮弹形成密不透风的火网,但是蒙古骑兵仍以右翼为轴继续前赴后继,企图收复城镇。这阵徒劳无功而悲壮的冲锋使2个兵团的蒙古骑兵险些阵亡,却没打死1名德军将士。
德军对蒙古骑兵们的勇猛同样感到折服,而不是嘲笑波兰人那样嘲笑他们。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,卡尔梅克蒙古人鏖战克里米亚和斯大林格勒几个战场,不再完成集团冲锋的使命,而到东欧泥沙俱下的国土上侦察遭遇战,德军损失惨重。卡尔梅克的骑兵在东线战场上打得满城风雨,终于一路打进柏林。
列宁的奶奶便具有卡尔维克的血脉,卡尔梅克的浴血奋战为德国人民所敬佩,然而斯大林因一小部分卡尔梅克而与敌人通谋,宣布卡尔梅克人为叛徒,对所有卡尔梅克人进行监控和迁移。卡尔梅克人好战,直到今天这些蒙古人仍然征战于战场,参军与战死的比例都比所谓战斗民族还要高。
发布于:天津市